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道文化 >> 航道文苑 > 正文
【航道人话航道 • 三】第一代航道人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柳城分中心   作者: 唐永强   发布日期: 2022-06-17   点击量: 10394  

我叫唐永强,是融江上的一名航标员,现在担任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柳城分中心融安航道站副站长,负责航道站的日常管理和辖区航道航标的维护保养工作。

1989年参加工作,投身航道事业已有33年了。每当我驾驶着工作艇在辖区航道巡航时,看着融江江面过往船舶行驶在平稳的航道上时,我都会想起我的父辈们——我父亲一家三兄弟都战斗在航道一线上,大伯父唐贵福、二伯父唐贵成和父亲唐桂坤曾常年奋战在融江每一条滩上,为守护航道安全而默默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图一:唐永强在工作中(庞瑀杰 摄)

融江河段起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口古宜河河口,干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境内。由于靠近源头又地处群山峻岭中,融江河段上恶滩险流较多,通航条件较差,所以我的父辈们作为第一代航道人就是从整治航道开始的。那个年代,他们每天都随着航道疏浚队伍出发,对河流上的险滩进行整治。因当时条件有限,对于暗礁与障碍物的清理基本都是人工,最常用到的工具就是钢钎、大铁锤和炸药,而一些水下的障碍物则需要潜入水中一锤一锤的打炮坑。特别是在冬天气温极低的情况下,每下潜一次都靠着一口酒或一碗姜茶来维持体温,周而复始,就这样靠着人工炸礁,扒沙、筑坝,从融江做到都柳江,把一条条险滩水域整治畅通……

随着航道的畅通与航标的设置,他们的身份也由疏浚员转变为航标员。七十年代,我父亲、大伯父、二伯父常年工作在柳州航道工区融水航道段融水航标站管辖区几条滩上,以前的设备很落后,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安设航标灯都是靠人工操作,站里的设备就是几艘木制手划小艇,一人一艘,一人守护一条滩,设标点灯和收灯就是他们平常的工作。那时他们每天下午就要装上晚上吃的饭菜,拿上点灯工具划着小艇出发到自己管辖的滩上等着天黑点上了“生命之灯”,指引出安全的航道;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又要出航去收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总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了守护这条融江的航道安全不知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心血,他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个个都是甘愿做河面上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一盏小小的航标灯,这就是第一代航道人的精神。

现在每到晚上,当看着融江每条滩上由红色和白色的灯光组成一条条安全生命线为夜间航行的船舶指明安全畅通的航道时,我都会联想到为守护融江而默默奉献的父辈们——这安全畅通的航道上凝结着每位第一代航道人付出的艰辛汗水。

回想起父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那些峥嵘岁月都会时刻激励着我的工作斗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航标员,我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航标灯精神”,继续为航道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二:唐永强在检修航标灯(庞瑀杰 摄) 

人物介绍:唐永强,现任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柳城分中心融安航道站副站长,负责航道站的日常管理和辖区航道航标的维护保养工作。其投身航道事业33年,曾连续多年获得过单位“优秀共产党员”、“突出贡献奖”、“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