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航道文化 >> 航道文苑 > 正文
航道好故事精选(一)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航道养护中心   作者: 苏英瑛 欧晟甫 覃侣   发布日期: 2022-03-28   点击量: 3463  

 

    【编者按】

        好的故事往往能穿透人心,令读者产生共鸣,好的故事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富有内涵与深度。在我们身边的航道人身上就有很多好故事,他们或是数十年如一坚守工作岗位,或是“父子兵”传承接力守护航道,或是变身航道“土专家”发明实用专利……这些点滴的故事虽平凡却很暖心、朴实却有深度,是多年来我们航道人为柳州航道事业、为广西水运事业发展兢兢业业地作出贡献的一个缩影。

传播航道声音,讲好航道故事。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勒马航道站的故事——

 

航道“父子兵”

时光拨回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哇的一声”一个婴儿出生黔江上的一艘小船上,仿佛是命中注定,他的一生都将与航道结下不解之缘。

他叫刘波涛(化名),他的父亲是勒马航道站的一名航标员,曾长期值守在浪滩信号台。因此,在刘波涛的记忆里,父亲常常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离开。母亲对父亲的工作也颇多怨言,时常念叨,“江波啊,你长大可不能做这又枯燥又累的工作,十天半个月也不见人影。”

然而,母亲不知道的是,理想的种子早就在刘波涛的心中生根发芽。生于黔江,长于黔江的刘波涛,多么希望能像父亲一样,守护黔江,守护黔江两岸的人民。长大后的刘波涛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加入勒马航道站,成为一名航标员。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学习恢复失常航标、测量水位、扫床、灯艇维护等各种航道航标知识,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航标员。

一天夜里,勒马航道站站长召集所有站员说到“值守浪滩信号台老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值守了,有谁愿意去?”站长的话音落下,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站员们面面相觑。浪滩信号台方圆十里无人,值守人员吃住都在一条破旧的工作船上,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并且值守信号塔一个月不能回家,令不少人心生胆怯。

“让我去!”角落里的刘波涛说到,然后看看坐在身边的父亲,两人对视了几秒,默契地笑了起来。

从那时起,接过交接棒的刘波涛如当年的父亲一样,开启了值守浪滩得时光,虽然家里很少再能看到一家团聚的情景,但是他们却为能够守护往来船舶的安全感到十分的安心与幸福。

“土专家”驯服“魔鬼航道”

在黔江流域,勒马航段曾被称为“魔鬼航道”,是船舶航行的“单行道”,需要航标员引导船舶在规定时间上行或下行。勒马航段河道弯曲,江面狭窄,水流湍急,礁石众多,水面航标极其难抛设,航标损毁率一直居高不下。

勒马航道站站长陈大壮(化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接连想出了好几个解决方法。可有些人就信不过“你又不是技术人员,又没有专业技术,凭什么?!”

陈大壮和机关技术人员反复到现场勘测,不断的试验,最终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在洪水期来临前提前抛设标志设置预埋件,解决长期不能在洪水期抛设标志的问题。二是利用PVC塑管代替竹木浮标,提高了标志作用正常率。很多船民都说:“很多专业技术员没解决的问题给你解决了,你就是我们勒马的‘土专家’啊!”

他常说,“这没什么的,只是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罢了。”如此,陈大壮“土专家”的名号便流传了开来,还曾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视觉航标工”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