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国“航海日”的由来
来源:    作者: 伍春荣   发布日期: 2013-07-11   点击量: 577  

                 萌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1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孕育

  2003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03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04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05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诞生

     2005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054月,国务院批准7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