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扩大我局“黄金航道”文化品牌的影响,4月22日,我局杨淳、董雄、魏克谨和覃柳贤一行4人,走进柳州市文联会议室,进行了柳州市首届舞蹈大赛主办权的“申办”演讲。面对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柳州市文联主席柯天国带队,由柳州市著名名作家、舞蹈家等20多人组成的评审团,我局凭借2007年、200 8年两届“黄金航道”杯文艺大赛和2009年“黄金航道”杯摄影大赛的文化底蕴,以“文化航道”的亮点和优势,“登高而招”,动之以情,最终得到各位专家的认同和好评,在包括柳州市交通警察、柳州工程机械厂等众多实力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柳州市首届舞蹈大赛主办权。经过讨论,评审团一致同意舞蹈大赛冠名为:2011“黄金航道”杯首届舞蹈大赛。
参赛队伍范围是全市六县四城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民间舞蹈团体。大赛计划进行5场初赛、3场复赛、1场决赛和1场颁奖晚会,届时报纸、电视等媒体将大力宣传。晚会准备邀请交通厅和柳州市的主要领导参加。
下面是“申办”材料(摘要)。
一、 大赛名称:2011“黄金航道”杯舞蹈大赛
二、 大赛主题:乘借西江“亿吨水道”之东风,发挥柳江“黄金航道”之作用,呼吁人们共同珍爱和有序开发柳江,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三、 主题释义:
本活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兴高远、厚积薄发。
1、 发兴高远是什么意思呢?舞蹈与歌舞同源,而歌舞与诗词又是形影不离。诗词创作
的最高境界为“思接千载、发兴高远”,我们舞蹈大赛的主题正好与这个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立意高瞻,源远流长,大气包举,胸怀宽敞。
我们要的就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的效果。2008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这一决策很快得到中央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2009年底,国务院出台首个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两区一带”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开发。
继北部湾风生水起之后,作为珠江主干流,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西
江,一时间千帆竞渡再起潮涌。广西周边省份、中央国家机构以及东盟区域等“义军侠士”纷纷奔赴广西聚首呼应,共谋发展。
柳州市更是快马加鞭,及时做出了全力打造西江流域重要龙头城市的决定。同时主动
出资50%,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袂筹资1.6亿元完成了柳江航道的扩能建设,打响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的“第一炮”。至此,一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明爽的集“和谐航道”、“数字航道”、“绿色航道”和“文化航道”于一身的“黄金航道”已经融入沿江人民的常生活起居….
我们再谈谈保护母亲河的深远意义吧。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都是水孕成的鲜活精
灵。清澈温婉,是水的洁美心灵;川流潜行,是水的生生不息;海纳百川,是水的博大胸怀;滴水穿石,是水的坚忍不拔。水,或奔腾于山川河流,或囤积在江淮湖泊,她忠贞不渝地繁衍着代代生灵。水,或转变成涓流细雨,或幻化为薄暮清香,她孜孜不倦地滋养着绵绵万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就这样,降水融冰,明川暗流,最终汇集就成了河流。河流,是水的温床,是山的纽
带。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是描写广西漓江秀美罗带的千古佳句。柳宗元“江流曲似九回肠”则赞美柳江的婀娜多姿。人们在这条委婉绵延的罗带之上,劈山治水,建港造舟,开辟了一条条繁荣富强的“黄金航道”。人们还在这条罗带之上,筑坝导流,引水发电,灌溉着千亩良田,点亮了万家灯火。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河。在广西,融、柳、黔江同脉相承,经由西江出海,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就是我们广西的母亲河。
社会发展迅猛,人类活动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日见突出。母亲河负荷沉重。水土
流失,生态失衡,航运干扰,渔工竭泽,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亟待我们去合理整治和综合开发。各界仁人志士,各位中华儿女,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我们的母亲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该是我们回报母亲的时候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登高望远,保护母亲河的壮举将惠及千秋万代!
2、厚积薄发的意义,就在于宣传我区水运发展的资源优势、现有成就和良好机遇。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里西江,西接云贵,横贯两广,直通港澳,与国际海运网P2P直接对接,不仅是两广水上交通大动脉,也是构筑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个重要的出口通道。广西处于西江中游,柳江为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北线通道,经济和技术上具有“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重要战略作用。柳州市则为柳江中游上的工业重镇,其发展与柳江乃至西江的发展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水路运输具有占地省、成本低、运量大、能耗排污小、港口综合运输功能
强等优势。综合开发水资源,大力发展水运事业,是每一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国策。
根据《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近期目标,到2012年,将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
超过7700万吨,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基本建成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右江1000吨级航道、柳黔江500吨级航道、红水河500吨级航道和桂平二线船闸。“十一五”期间,水运累计新开工项目100个,建成投产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8亿元。至2010年底,北部湾生产性泊位达到217个,拥有深水航道138.22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内河生产性泊位达到431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035万吨。根据我区“十二五”水路交通发展思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新增北部湾万吨级以上泊位70个,北部湾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8800万吨。新增内河3000吨级航道297公里,2000吨级航道626公里,1000吨级航道655公里,内河港口吞吐能力8000万吨。到2015年底,北部湾港吞吐能力要超过3.3亿吨,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要超过1.5亿吨。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根据规划,今年要完成固定资产110亿元(同比增
加20%),其中西江黄金水道投资50亿元,新开工项目17个,续建续完项目21个。不管是投资规模还是工作力度,都创历史之最。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西江水运专题调研中提出,现在北部湾势头强劲,但从广西
全局来看,还需要桂西、桂东这两翼发展起来。他进一步提出要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通过水运带动形成产业布局,进而形成沿江经济带,实现江海联动,促进广西东、中、西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随着广西和国家赋予西江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广西水运的春雨已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柳江、黔江和红水河的航道主管单位柳州航道管理局,已经做好了一切前期工作,整装待命,厚积薄发,定将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柳州航道管理局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与柳南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
了两届“黄金航道”杯文艺大赛,2009年与柳州市交通局联合举办“黄金航道”杯摄影比赛,使得“黄金航道”已经成为单位的品牌文化之一,广泛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同时非常给力的营造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氛围,赢得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的热情关注、紧密配合与大力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航道”杯舞蹈大赛也已具备了必要的基础和积淀,现在又得到文联的专业领导和各位艺术大师的倾情抬爱,我们有理由相信,“黄金航道”杯舞蹈大赛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3、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我们的宣传与企业的广告是完全不同
的。我们是站在广西乃至国家水运发展的高度,涵盖河流也即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长河,厚积我区水运建设的成就以及机遇和我局“黄金航道”的单位文化,深情于保护母亲河的呼吁。我们已做好准备,与柳州市文化艺术届联手,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为柳州市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