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成为文化建设的“多面手” ——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感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航道养护中心来宾分中心
作者:
涂彝琛
发布日期:
2024-01-05
点击量:
3032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地努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极大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历史性的改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孕育而生。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对文化传承和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它赋予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从宣传工作、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际文明交流与互鉴等7个方面为我们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指引。
文化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社会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文化的发展、建设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需要我们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在不同的方面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多个方向上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
首先,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学好文化知识,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首要特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时间中从未中断,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中华文明延续的过程中,汉文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时视察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在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告诉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需要学好用好语言文字,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要求,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保护好民族语言等语言资源。我们要以语言文字作为基础和媒介,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必备的技能。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有着壮阔的河山,有着瑰丽的景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应当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打卡”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认真了解文物古迹和历史人物,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宣传和支持相关的文创产品。通过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要树立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树立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铭记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遭受的屈辱历史,我们要树立起作为中国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对祖国统一的信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日益紧密,我们在接触不同文明及其文学、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应当秉持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中华文明强调“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我们要在平等的原则下,做到不狭隘、不媚外、不排外,以开放的胸襟欢迎国际友人,努力在交流中维护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我们应当秉持“拿来主义”的立场,在文明交流与互鉴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胆从世界上其他文明中汲取优秀的养料,不断地丰富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其次,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力行文明观念,为文化实践做出自己的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在于“明达体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这八个字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以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作为主要媒介,我们无时无刻不接收到各种各样媒体的文化讯息,受到媒体文化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念,自觉分析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各类文化讯息,识别和抵制某些讯息中夹带着的封建主义文化糟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有害信息,反对封建迷信、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划清与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网络戾气等不良内容的界限。我们应当做到心中常有戒尺,时时增强警惕性,应当关注各类正规、权威媒体,以权威媒体的资讯为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各种歪曲丑化中华文化、中国形象,各种诋毁诽谤英雄人物、革命先烈、政府形象,各种煽动民族情绪、制造对立、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做斗争,时常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注意分析识别不良媒体和有害资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依法依规反映、举报或者屏蔽有问题的媒体平台。与此相对,我们要积极支持和点赞各种健康的、正面的文化资讯,支持传递正能量的媒体平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而努力。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类线上线下的文化活动,在朋友圈、在QQ、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好友群多多宣传各类文化盛事,尽己所能用实际行动购买、消费、宣传各种优秀文化产品,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为文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也是祖国的未来。很多同龄人已经进入各行各业,日益成为各个单位里的主力军、顶梁柱。广西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展示当代广西青年的风采,为写好新时代广西现代化的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和了解单位的历史沿革和单位文化建设情况,通过与单位里领导同事的交流,通过积极关注或者参与各类走访慰问活动,体会到单位的优良传统,认真珍视单位的优良传统,努力发扬单位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掌握好运用好稿件写作、视频剪辑、摄影录像等各类宣传手段,用我们的笔、我们的手机、我们的摄影机,对单位的重大荣誉、重大进展、好人好事等等积极报道宣传,向外展示好广西秀丽的自然风光、热情好客的壮乡人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展现青年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单位的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各类演讲比赛、各类征文比赛等等;应当积极了解和参与单位的文化品牌建设,特别是党建品牌的创建和创新,通过实际的参与为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凝心聚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努力赓续中华文明薪火,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