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勒马航段滩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素有“魔鬼航道”之称,中水期流态更为紊乱,通航条件极差。为此,自2006年起,柳州航道管理局在黔江勒马航段先后增设了9座中水期助航标志,给过往船舶的安全航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中水期勒马航段水流条件恶劣,增设的标志只能采取锚固方法预先设置,并存在流失频繁、作用时间短以及失常后不能及时恢复的缺点。为了改善增设标志的助航效果,自治区港航管理局有关领导于2012年7月17日亲临现场,组织我局航标科、航道科、武宣分局以及柳州市港航交通协会人员,就中水流急情况下如何延长标志寿命、提高标志作用时间、引导船舶安全通行该航段交换了意见,我局拟于下一场洪水来临前,做好黔江勒马航段中水期增设标志的加固试验。
在历年的航道航标维护工作中,柳州航道管理局武宣分局和勒马航道站对勒马航段的助航标志工作情况、水位和流态变化较为熟悉。武宣分局和勒马航道站认真讨论和分析了勒马航段增设标志竹棒标和钢质棒标使用中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型的钢质棒标方案:钢质棒标长度2.1m,钢质棒标内侧采用板肋结构,以加强其强度。
同时,考虑到多种航标形式的应用,来比选出最优的中水标志方案。我局拟采用锥形水衡式PE航标(厂家成型产品,直径规格为700mm和1000 mm两种)一并进行试验。
至2012年7月25日,我局已采购6座PE航标(每种规格各3座),钢质棒标也已制作完毕。一旦黔江水位合适,即可将两种助航标志设置于勒马航段,通过后续的巡查维护,观察其助航效果,为今后勒马航段中水期标志选型确定最优方案,改善增设标志的助航效果,引导船舶安全通行勒马航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