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树立管理新理念
《纲要》提出的航道发展目标为:以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为中心,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宗旨,逐步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航道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建成比较完善的航道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管理规范、养护科学、信息畅通、保障有力的航道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资金、科技、人才为核心的航道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建设具有时代气息和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到2015年,实现航道更畅通、更安全、更绿色、更文明、更和谐,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一是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是可持续发展、建管养并重是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二是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服务是航道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是航道部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航道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继续认真践行“三个服务”的理念,围绕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航道事业的新需求,为沿江经济社会和广西水运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航道服务。三是树立“管理体现服务,服务促进管理”的理念,依法抓好审查审批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四是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推进我局“黄金航道”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强化单位软实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建设。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管理力度,增强养护能力。
1、加强内部管理,认真执行《航道养护管理规定》、《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等规定规范,建立航道养护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养护计划,规范养护行为,重视航道及航道设施的日常养护、安全生产、基础资料收集和统计等工作,定期开展航道养护管理检查、考核。辖区高等级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其他区域重要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达到90%。
2、加强航标养护管理力度,坚持航标巡查与日常保养,确保标位准确、结构完整、灯光明亮、颜色鲜明,提高航标维护正常率。切实加强重点标位、重要河段航标的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助航的可靠性。
3、加强航道整治建筑物观测,定期开展技术状况评价,树立预防性养护理念,提高整治建筑物的养护质量,保障整治建筑物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自然水深,主动作为,最大程度地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4、加强通航建筑物监督,协调同一河流通航建筑物的维修时间,为船舶提供安全、及时、方便的服务。
5、逐年配备先进测绘装备,运用现代测绘技术,逐步形成快速、准确、高效的测绘能力,加强浅滩、桥区、河口、库尾等重点航段观测,为航道管理养护、应急抢通和数字航道建设提供测绘保障。
6、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养护船艇、工作船码头、养护站场等设备设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安全、适应水运现代化要求的航道养护装备和设施。
7、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快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航道应急抢通机制,建立完善特殊时段及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规范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程序,加强应急抢通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抢通装备,提高航道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有效应对航道突发事件。
8、完善航道信息发布机制,建立运转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航道信息的需求。
统一基层执法场所外观,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二)、突出养护重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我局管辖区目前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航道等级为Ⅳ级,红水河来宾至石龙三江口、黔江为桂中水运重要通道,为凸显养护重点,一是加大新开的柳江Ⅳ级航道巡查力度,勤探水、扫床,勤检查标位,并广泛听取船舶驾驶人员对航线、航标标位情况的意见,及时调整航标位置,以求航标设置更趋合理。二是对红花下游受电站下泄流量调控影响移出浅的浅滩航道,积极与电站联系,了解下泄流量变化情况,通知辖区航道站,及时揭示航道水深情况,并在航道信息网站向社会发布;三是提前做好维护设备的维修工作,通过扫床报告,迅速安排疏浚队伍,进行航道维护,确保航道畅通;四是提高航道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相应速度和处置质量,遵循“舍宽求深”的原则,对突发的海损事故,通过调整航标,开辟可行航道,保障航道突发事件处置后,航道快速恢复畅通;五是针对黔江勒马航段海事频发的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航标设置与维护,对易被碰无法恢复的航标,加大锚链强度,采用钢质浮筒;增强标志耐用性。(2)利用水记石标注水深尺度,为船舶航行提供方便;(3)加强与海事部门共管力度,商榷不同水位情况下,控制超大吨位船舶过往勒马航段,减少海损事故发生;六是继续推进红水河复航工作,加强红水河航标维护管理,提升航标维护质量。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我局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坚持科技创新,推进航道现代化。
1、航标远程测控系统与航道GIS系统是我局航道航标未来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局正进行数字航道建设,今后几年将计划完成大埔电站至麻石电站段、桥巩电站至乐滩电站段航道电子图制作;对柳江红花电站至石龙三江口Ⅳ级航道电子图进行更新;逐年开展辖区基本水位站自动水位计安装和重点航道、船闸视频监控安装工作,为实现辖区河流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航标遥控、遥测奠定基础。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柳江、黔江、红水河的航道、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应用,从而实现航道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2、加大航标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的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推广柳江侧面浮标顶标新材料应用成果,逐年更换黔江、红水河侧面浮标顶标标体。同时,密切关注航标的发展形式及新的研究成果,开展水上专用标志形状、材质、电源、灯器一体化的研究,推动积极推动绿色航道发展。
(四)、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加强航道管理与养护,促进水运科学发展,对于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航道管理体系。正确把握好建、管、养三者的关系,以管理为根本,以建设为手段,以养护为保障,切实把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航道更长远、更持久地发展。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监督检查激励机制。
明确自身的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加快航道发展摆在我局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更实的措施支持和促进航道事业发展。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整体部署、明确责任、细化管理,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3、加快建设,建立、完善航道管理养护支持保障体系
目前,我局辖区管养航道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段为Ⅳ级航道,黔江、红水河(乐滩枢纽~石龙三江口)航道等级为Ⅴ航道,融江为Ⅵ航道。航道等级低,航道、航标养护方面存在维护设备残旧、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相对缓慢。
“十二五”期间我局将积极部署、层层推进,借助航道工程建设加快航道管养站场的维修与建设,更新与改造航道管养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航道信息管理的效率,形成与航道等级相匹配的航道养护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航道管理养护支持保障体系。同时强化对航道管理养护资金的科学管理与使用。
4、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制定宣传方案,加强舆论引导,多角度深入开展航道的地位作用、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经验成就、行业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增强航道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